名师讲堂
名师讲堂
    名师讲堂
    当前位置: 首页 > 名师讲堂 > 正文

    湖北恩施学院音乐与体育学院邀请“鹤峰柳子戏”省级传承人肖宗祥来我校授课

    发布日期:2021-12-05

    2021年12月3日,音乐与体育学院有幸邀请到了“鹤峰柳子戏”省级传承人肖宗祥为2019级音乐学的同学们带来了一堂别开生面的传授课。

    (传承人为同学们介绍“鹤峰柳子戏)

    肖宗祥:男,土家族,1962年10月生。鹤峰县文化馆副馆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鹤峰柳子戏”省级传承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鹤峰柳子戏”州级传承人,国家三级演奏员,湖北省舞蹈家协会会员,恩施州戏剧家协会理事,鹤峰县戏剧家协会主席。演唱鹤峰穿号儿《做军鞋》、走马高腔山歌《摸秋》分别荣获湖北省首届山民歌演唱大赛金奖,荣获全省群文干部业务技能大赛金奖,参与编导民间舞蹈《闪溜嘎儿》荣获全国九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竟技类一等奖。现主要从事鹤峰民间戏曲、山民歌、土家打溜子等音乐搜集整理、创编及表演工作。

    据了解, “鹤峰柳子戏”又称“杨花柳”,在鹤峰县流传历史悠久,初始形成于宋元,盛于明清,是恩施州五大地方剧种之一,被誉为湖北戏曲艺术孤品,现今主要流传于走马、五里、铁路等乡镇一带。“柳子戏”经过三百余年流传,在鹤峰民间形成完整的、系统的、独特的声腔和音乐系统,成为土家族人民所钟爱的地方戏曲之一,被称为土家族民族剧种的“活化石”。其音乐体制属板腔体上下句结构,核心腔调是正宫调,主奏乐器是大筒胡琴。鹤峰柳子戏是研究土家族地区与汉文化交流的重要实物资料;是中华戏剧宝库中仅存的土司剧种,其独特的戏剧音乐具有重要研究价值;对研究少数民族地区戏剧文化思想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课上,“鹤峰柳子戏”省级传承人肖宗祥首先为同学们介绍鹤峰柳子戏的源流、唱腔、行当划分、及经典剧目内容,让大家对鹤峰柳子戏有了浓厚的兴趣及初步的了解。然后教唱《南桃花扇》选段《同结相思扣》,他和蔼可亲的态度,循循善诱的引导,学生们不知不觉间就掌握了柳子戏的演唱技巧与特点。在一片温暖放松而又热闹的气氛中,柳子戏教学活动顺利完成。

    (传承人教唱选段)

    继11月邀请摆手舞非遗传承人“彭承金“来校为我院舞蹈系师生进行教学与交流后,这次又邀请到“鹤峰柳子戏”省级传承人肖宗祥进入咱们《中国民族音乐》的课堂,让我院师生能够更加近距离了解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本民族的非遗文化,带来了无比宝贵的学习机会与文化福利。本次授课也得到了院系领导们的大力支持与重视,表示后期我院将陆续开展一系列的“非遗进校园“活动。

    (《中国民族音乐》教师罗慧敏与传承人合影)

    (19级同学们与传承人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