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月 12 日,湖北恩施学院第一届 “音韵秋华 乐韵争鸣” 校园音乐大赛(专业组)在学术报告厅圆满落幕。本次赛事由学校教务处主办、音乐与体育学院音乐系协办,核心旨在通过赛事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构建 “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改” 的校园氛围,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为校风学风建设注入艺术活力。
作为赛事核心环节,专业组比赛聚焦音乐学专业学生核心能力,设声乐组、器乐组两大组别,共吸引63名选手以个人或组合形式报名参赛。比赛当天,选手们凭借扎实的专业功底展开竞技:声乐组选手以细腻音色传递作品情感,器乐组选手以娴熟技巧展现演奏实力,整场表演既彰显个人专业积累,更直观反映学校音乐专业教学的阶段性成果,让学术报告厅成为检验专业教学质量、推动学生能力进阶的“实战舞台”。

本次专业组大赛精准对接音乐专业教学需求,设置声乐组、器乐组两大核心竞赛类别,共吸引63 名选手以个人或组合形式报名参与。不同于普通校园文艺活动,赛事全程以 “专业标准” 为核心 —— 选手们凭借扎实的专业功底呈现高水准表演,不仅展现了个人在声乐技巧、器乐演奏上的积累,更直观反映了学校音乐专业的教学成效,让学术报告厅成为检验专业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能力进阶的 “实战舞台”。


为保障赛事专业性与公平性,大赛评委团由学校音乐学领域多位专业教师组成,评委们围绕音准节奏、舞台表现力、选手配合程度、感情表达等核心维度展开专业点评,既为赛事提供客观公正的评价标准,也为学生专业成长提供了针对性指导。值得关注的是,本次大赛的组织策划工作全程由音乐学专业学生主导,从赛事流程设计到现场执行均由学生团队负责—— 这一安排不仅精准锻炼了学生的艺术活动策划组织能力,更成为检验与赋能其综合素质的重要实践载体,深度契合 “以赛促学” 的赛事初衷。



赛事的专业感,藏在每一个细节里:评委席上,学校音乐学领域多位专业教师时而专注记录,时而轻声交流,点评时不仅关注 “音准节奏”,更深入 “情感表达” 与 “舞台感染力”,一句 “你的演奏可以更贴近作品的叙事感”,让选手赛后直呼 “收获比分数更重要”;而台下,从赛事流程表设计到现场设备调试,全程由音乐学专业学生团队主导,他们穿梭在后台与观众席之间,既当 “组织者” 又当 “服务者”—— 这种 “台上参赛、台下统筹” 的模式,让 “以赛促学” 不再局限于舞台,更延伸到了综合能力的实战锻炼中。




随着专业组赛事落下帷幕,湖北恩施学院的校园音乐热潮并未降温 —— 学校同步预告,非专业组 “音韵秋华 乐韵争鸣” 校园音乐大赛即将启幕。这意味着:对非音乐专业学生而言,终于有了一个 “零门槛” 展示音乐热爱的舞台;对家长而言,能看到孩子在专业之外的兴趣成长;对关注校园文化的师生而言,更能持续感受 “人人爱音乐、人人享艺术” 的校园氛围。而这一切,正是从专业组赛事开启的 “以赛促学、以赛育人” 理念的延伸,让艺术教育的影响力覆盖全校,持续为学生全面发展注入动力。
图|校融媒体中心
文|彭建军
审核|蒋旋飞
专业组排名(1).xls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