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音乐与体育学院掀起一场别开生面的"精神寻根"热潮,学院创新打造的"向善而行·锋采飞扬"主题志愿活动精彩启幕,通过"沉浸式思政教育+趣味闯关"模式,让传承58载的雷锋精神焕发青春光彩,吸引逾千名师生共赴这场跨越时空的精神之约。
活动现场化身为"精神能量补给站",四重创意关卡层层递进解构雷锋精神内核:

知识问答——以“雷锋知识问答”为主题,通过答题形式普及雷锋生平、志愿服务理念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问题,95%的参与者在闯关中刷新了对雷锋精神的认知维度。

我的“雷锋”故事——参与者分享写出身边的暖心善举或自身志愿服务经历,传递平凡生活中的榜样力量。"食堂阿姨多打的半勺菜""图书馆的匿名考研笔记"......平凡校园里的微光善举,在分享展示中汇聚成璀璨星河。
红歌识曲——《学习雷锋好榜样》《接过雷锋的枪》等经典红歌片段响起,现场参与者准确说出歌名,在旋律中重温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这不是简单的听歌猜名,更像在与历史展开青春对话。
雷锋寻迹翻翻乐——通过趣味卡片配对雷锋事迹图文,参与者限时完成挑战,在游戏中加深了对雷锋奉献精神的认知。
活动现场还采用创新机制,游戏化设计激活师生的参与热情,学生完成游戏即可获得抽奖机会,获得精美礼品一份。
此次活动通过“玩中学、学中行”的创新模式,将雷锋精神转化为生动实践,获得师生一致好评。通过知识问答、故事分享、红歌识曲、事迹翻翻乐四大趣味环节,活动深度弘扬了雷锋“服务人民”的奉献精神、“干一行爱一行”的敬业精神、“锐意进取”的创新精神以及“点滴善行”的平凡坚守精神。
活动以“趣味+实践”模式打破说教壁垒,让参与者在沉浸式体验中领悟雷锋精神并非遥不可及,而是融入日常的举手之劳。进一步推动雷锋精神从认知认同转化为行动自觉,为新时代青年价值观教育提供了鲜活样本。
图|寇杰
文|陶梓
编辑|彭建军
审核|侯潇雨、蒋旋飞